书架
我要逆风飞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赚钱之道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倪长乐对风投公司没有太多好感。

  上次进智投资协议上弄的那个对赌条款,实际上就摆了他一道。如果当时真的签署协议,进智投资是没有什么风险的,风险全压在川腾这边了。

  进智把六家公司弄上市,不可能不知道对赌条款必须设立终止条件。还有那个净利不低于25%的触发标准,明摆着没有把川腾当成对等的合作伙伴。

  产业资本也会吸血……倪长乐给进智风投下了个定义。

  当然,不借助风投也可以。倪长乐担心的是时机。

  现在见的这家风投也算是小有规模,正在运作的涉及地产、科技、零售等好几个公司,总经理叫黄明。

  南山海边一间小咖啡馆里。

  黄明带着一个投资经理,倪长乐带着韩青竹,四人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黄明四十出头,头发白了一半,似乎在暗示着风投这行也不是那么好干的。那些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投资人,项目选不好投资人撤资也是个大麻烦。

  倪长乐结识黄明,是在一次地区商会上。那时候川腾为地震捐款300万元,引起了不少同乡老板的注意。

  因为同乡这层关系,刚才几人并没有谈工作,而是闲聊了些投资方面的趣闻轶事。

  “倪总,我看了你们的基础报表,发展很快,现金流也充沛,为什么还要我们风投介入呢?”黄明品了一口黑咖啡,终于先开口问。

  “现在我们是小项目不差钱,但要成为国内顶尖的工业系统技术公司,和欧美老牌跨国公司竞争,靠自我积累速度还是慢了点。”倪长乐简要说道。

  “据我所知,国内有不少公司跟你们一样怀有这种大志向大抱负,但真正做起来的,一个都没有。比如京城的那个荷力氏,我们投资人就不怎么看好它。”

  黄明说的有些直接,国内的工业自动化市场他是有所了解的。

  像荷力氏,噱头不小,但真正懂行的人就知道其是有致命缺陷的,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靠关系接工程,风险太大。

  “我也不看好。他们虽然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但并没有核心竞争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