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知县老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平湖就在嘉兴东,行不半日,船到,上岸走了二里余,便到驿站歇脚。自有驿卒伺候着梳洗饮食。不过令李羡之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小小驿站,竟有二三十名携弓带箭的兵丁守卫。

餐饭毕,驿卒来收了杯盘碗筷,又奉上茶来。李羡之一边捧出书来读,一边吃茶,刚吃了半盏,便闻叩门之声。

金顺儿开了房门,一个未入流的小吏撞了进来,乃是馆驿驿丞,跪拜在李羡之脚下,道:“小吏拜见太爷来迟,还请恕罪。”

李羡之放下手中书卷,起身道:“贵丞请起,我尚未拜印,还当不得‘太爷’之称。

驿丞道谢起身。李羡之让座,又命金顺儿、韩钏儿看茶。驿丞又拜谢了,然后坐了侧位吃茶。

李羡之正好想起来时所见,便问道:“敢问贵丞,可是来了要员宿在此?”

驿丞忙放下手中茶盏,便要起身回话,不料手下一滑,打翻了茶盏,又连忙用袍袖去抹几上的茶水。

原来那时官场等级森严,这驿丞在此为吏多年,每日迎来送往,形形色色官人见了许多,却从未见过李羡之这般客气的县太爷,因此一时受宠若惊,才有此窘态。

李羡之见驿丞这般反应,不禁哑然失笑,道:“贵丞且莫要拘谨,坐着回话便可。”

驿丞连连告罪,才又坐下,道:“平湖乃近海之地,鲜有官员往来,今日只有太爷一位命官宿于此间。不知太爷为何如此问?”

李羡之道:“我来时见馆驿内外护卫森严,随口一问而已。”

驿丞道:“却是这样,自嘉靖以来,两浙之地深受倭患荼毒,沿海数十里,几成白地。赖有戚少保练兵抗倭,才救万民于水火中。此后经历代剿捕,倭寇几近灭绝,但近年又有海盗不时进入县境,打家劫舍,掳男掠女,守备衙门的兵马来此剿了几次,却都收效甚微,因此只好时时提备,重兵守卫县中紧要之处。”

李羡之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次日一早,李羡之早早起来,用过早茶,便准备着前往县城。

驿丞送出馆驿,方一出门,便见两顶轿子已在馆驿门前落下,轿子上挂着两个木牌,上面写着“平湖县衙”的字样。

这时,较小一顶轿子中下来一个穿着绿色八品官袍的人,怡然地摇着手中折扇。那老夫子就在阶前向李羡之行礼道:“下官见过太爷。”

李羡之略一欠身,算是答礼,问道:“阁下是?”

那人“呵呵”笑道:“下官钱若举,字明厚,便是本县县丞。”

李羡之拱手道:“久仰!久仰!”

钱若举满脸堆笑道:“周太爷遣我来迎新太爷上任。”又回身对着轿夫喝道:“还不请新太爷上较!”轿夫连忙压轿。”钱若举指着那顶大轿道:“请太爷上轿。”

李羡之迟疑了片刻道:“有劳钱大人了,只是我骑惯了马,轿子坐着却不自在。”说着,又问驿丞:“可有驿马借我一匹骑?”

驿丞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