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绝世经典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第十九章 青玉案午夜梦回处 虞美人烂漫烟火间(二)
立姓给余老汉倒一碗老酒,又示意女孩要不要,女孩摇摇头吐吐舌头,立姓笑笑,又给自己倒上一碗,鼻闻酒香味浓,立姓深嗅一番,作陶醉状,赞道:“好久没有闻到这种酒香啦,今天终于要喝到家乡的酒了”。
余老汉讪笑道:“快尝一尝吧”。
立姓泯上一小口,润喉片刻,叹道:“还是熟悉的味道,原来的配方,大伯酿的酒就是正宗,好喝,得劲儿”,说罢仰脖将碗中残酒一饮而尽,烈酒下肚,只觉辛辣无比,忙张口吐气,散发热量。
余大娘一旁急道:“慢点喝”。
余老汉看立姓窘态,微微一笑,道:“这酒初喝之下辛辣火烫,过一会儿酒气返肠,便会觉得甘醇浓郁,十分舒畅了”,容立姓舒缓片刻,道:“老汉陪你喝一杯”,亦将整碗酒饮尽。
立姓见余老汉轻描淡写喝完一大碗酒,面不改色心不喘,好像跟没事儿人一样,竖起大拇指赞道:“大伯好酒量”。
余老汉挥手道:“老啦,不中用了”。
余大娘皱眉道:“知道不中用了,还不少喝点儿”。
余老汉道:“今天孩子回来,难得高兴”。
立姓道:“大伯老当益壮”。
几人动筷吃了几口菜,立姓与余老汉又碰了几杯,仗着微醺醉意,聊起家常,余老汉问道:“孩子,这几年你都去干什么了”?
立姓敷衍道:“东逛逛,西走走,混日子呗”。
余大娘关切道:“那怎么能行呢,总得找点正经事干干呀”。
立姓看出二老担心,心中颇为懊悔胡说八道,应道:“也不是了,我现在秦王手下做事”。
余大娘惊道:“噢,那不就是当大官了”。
立姓道:“也就大小一个官职,没什么大不了的”。
余老汉问道:“现在还打仗吗”?
立姓道:“不打了,秦王灭掉了六国,天下已经统一了”。
余老汉思索道:“那也好,没有了战乱,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也就能过平安日子了”,立姓闻语长叹。
余大娘道:“既然你当了官,有自己的事业,就好好干下去,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争强好胜,与别人和和气气的,即便产生仇怨,也要及时化解,彼此互相忍让”。
立姓心中苦叹,暗道在外行走江湖,世事多有不如意,如果任何事都能轻易解决,哪还会有战争,不愿让二老伤心,应道:“好,我听大娘啊”。
余大娘露出一丝欣慰笑容,道:“孩子,你成家了没有”?
立姓摇头。
余大娘着急道:“怎么还不成家呢,你也不小了啊”。
立姓苦闷道:“还早着呢,这事不急,走着看吧”。
余大娘道:“这怎么能行呢,眼光不要太高了,有合适的一定要行动起来,抓紧……”
余老汉见老伴话匣子打开,忙拦道:“好了,你别说了,孩子也不小了,心里自有分寸,立姓这么优秀,还怕找不到媳妇吗”?
余大娘道:“可是……”。
余老汉打断道:“孩子,你哥哥成名怎么样了”?
立姓闻语黯然伤神,连连叹气。
余老汉见状问道:“还被关着,没放出来吗”?
立姓点点头。
余老汉叹道:“成名这孩子也是命苦,就算犯下多大错误,这么多年也该赎清了,怎么还被囚禁着啊”!
却说当年立姓被姬宗逐下山,立姓将李牧之女托付给二老,临走时将事情大概讲了一下,不想这么多年余老汉还记得此事,不经意间触及立姓伤心,立姓陷入沉思。
余老汉看立姓突然沉默,神情难过,知道说了不该说的话,自责道:“算了,不提了”。
余大娘岔开话题道:“孩子,你平日里锦衣玉食的,咱这肯定比不上,这些粗茶淡饭,能吃得习惯吗”?
立姓不愿将忧郁情绪感染二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习惯啊,很好吃啊,宫里那些饭菜早都吃腻了,早就想换换口味,吃点清淡的,真想在这里多住几天,每顿都能吃上大娘烧的饭菜,大娘做的最好吃了,不知比那些大厨强上几百倍”。
余大娘眉开眼笑道:“你这孩子,瞧把你嘴甜的”,又道:“好好,只要你愿意,住多久都没问题,那就这么说好了,在大娘这里长住一段时间,不许走了”。
立姓笑道:“只怕住久了,惹大娘心烦,到时候大娘要赶我走呢”!
……
便是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敞开心扉说亮话,立姓把这几年经历过的趣事分享出来,彼此看到久违的笑容。遥看天际阳光明媚,云淡风轻,耳听林外蝉鸣鸟叫,美声附和,天地间浑然一色,一切显得那么唯美,一片绿叶飘落,随即又被轻风吹起,吹向远方,世界如此祥和,有时候快乐就这么简单。
往后时日,余大娘腾出一间房供立姓居住,立姓空闲下来,带女孩到处玩耍,初时女孩故作矜持,犹犹豫豫,后来放开戒备,主动约上立姓,二人一起去海中腾浪,一起去云端翱翔,坐看日升日落,夕阳西下,好不浪漫逍遥。立姓得空带女孩到安城城中逛逛街,买些新鲜玩意儿送给女孩,女孩每次都欣喜若狂。数次与女孩交流,立姓才无意中得知,她早已改了本来李姓,随余老汉,唤作余笙,时日既久,二人无话不谈,立姓唤余笙小妹妹,余笙叫立姓大哥哥。
时有凑巧,却说安阳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