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要逆风飞扬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内忧外患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川腾现在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体系。

  通用机型,主打风机泵类等平方转矩负载,以及一些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功率范围覆盖了0.4KW到630KW。

  另外,空压机、注塑机、直进式拉丝机、印染机械、印刷包装机械、起重提升机械等专用配套机型,一共开发了七大款,每一款都是系列齐全。

  这个速度,让所有国内同行都很震惊也很警惕。

  一场市场大战悄悄拉开帷幕。

  现在警惕和准备用各种招对付川腾的,主要是国内品牌。

  像瑞士ABB、德国西门子、日系的安川和富士等还保持着高昂的价格,在大型工程和核心工业制造领域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导位置。

  这个时候进口品牌是无视国产品牌的。

  原因很简单,高级、精密、尖端的东西,都牢牢掌握在这些老牌跨国公司手中。比如IGBT和DSP这两种元件,国内压根没有公司能做出来。

  IGBT的中文译法是隔离栅双极晶体管,德国英飞凌(原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1999年独立)是行业巨无霸。日系同类产品都不能与之相比。

  DSP,也即是数字信号处理器,美国TI(德州仪器)同样是业界霸主。

  另一个原因是,上面这些老牌跨国公司是了解中国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第一批电气领域的学习人员被派去RB学习,学了点东西但在国内却缺乏行业应用基础。当时也有几位教授从欧美回国,在清华等院校中开始讲授电机驱动控制,同样的,也缺乏行业实战基础。

  因此,整个国内在过去二十年时间中,新型工业化进程是缓慢的。

  这些老牌跨国公司还在享受着技术垄断带来的高溢价,他们没必要去盯着国产品牌。相对来说,欧美日是第一梯队,台系是第二梯队,他们之间的竞争算是有点激烈。

  此时对于国产驱动器来说,除了核心元件不得不用进口的,其它如电解电容、整流桥、温度传感器等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国产品牌。

  这么做,驱动器的稳定性、可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