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日初景色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死的是于家子弟,就算死的是卫里军户,这也是卫里人。

倭寇可以投降,必须阵斩几人后才可以。现在就这么投降,这里的人回卫里,都脸上不光彩。

于学孝死了,尽管这个人与赵家、张家有点小冲突。过去百年时间卫里各家彼此就不缺这种小冲突,今天在卫里斗来斗去说不好明日就要并肩作战。小冲突那么多,就有点像孩子吵架。

李虎臣的儿子李赞之所以离开卫里,就是这个人江湖气太重,忽略了卫里的人情大局。抢亲可以做,可他做的太过出格,这种不守规矩的人留在卫里只能成为祸端。

如果这里登州水寨的人多,那可以试着劝降,他们没必要顾忌卫里人感情。可这里是登州卫,人最多的是卫里人。尽管劝降是成本最低成果最大的一种策略,可没人愿意这么干。

倭寇都困死在神猪岭,弄死就成了,劝哪门子的降?

冷场片刻,戚继光才开口:“先选六名敢死士,各处有善射之士也都调来,稍后做好准备,便开始攻山。”

见没人开口,戚继光道:“我家中陈景颇有武力,胆气过人,可充任敢死之士。”

说着看向张茂,张茂抿嘴想了想:“我家张振可堪一用。”

两人又看向田启业,田启业稍稍犹豫:“魏双刀。”

这是派死士,有多高职位就得有多大牺牲,三个人瞥向赵期昌,赵期昌面容稚嫩不失英气,张口:“赵庆童。”

戚继光又开口:“楼敬伦。”

已经选定五人,戚继光扭头看朱应奎,张茂几人也看过去。

朱应奎手里可没这种可以牺牲自己的死士,他看向徐承贞。

徐承贞则头死死埋着,他是在两京、漕运体系混不下去,才在登州水寨混日子。手底下真有这类死士也不会混到这步田地,毕竟水寨里的多是战兵,就算是卫所班军也轮不到徐承贞去收买军心栽植心腹。

他是典型的兵将分离,这就是他在这里正三品品级最高,却人人看不起的原因,他手里没人。说的难听了,卫里军官都是地主兼武装头目,徐承贞失去基业就是个打工的。

朱应奎为难之际,刘磐开口:“龚显。”

戚继光见人齐了,便说:“各处选善射之人,军中铳手、弩手也有一些。其他会射箭的弟兄也拉上去,射不死倭寇也能压住他。三刻后,中军帐前集结。都说说,还有无旁的问题。”

没人开口。

稍后开始分组,戚继光出两人自成一路,张茂与田启业两个老军一路,让赵期昌与刘磐一路。在照顾赵期昌,赵期昌手里没几个人,将长随都报出来可知有多窘迫。

这种安排摆在面前,就是让赵期昌带人上山划划水意思意思就成。否则最合理的配置应该是赵期昌与张茂一路。

神猪岭西侧山腰,这里是攻山最难的地方。

善射的军官、军士都去另外两路,摆明了让赵期昌这里成为佯攻。

庆童头上缠着三层布将脑袋、脸颊包的紧紧,脖间裹着厚厚围巾,为的就是防箭、防风。大拇指粗的麻绳绑在腰间,麻绳另一头绑在一颗松树根部。

经过选拔和匆匆试射考核的三十余名弓手挤在一起,刘瘸子站在最前张弓,连射三箭,扭头道:“抬高七分,射箭时望山偏右两步。”

队伍后面,五名铳手、十名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