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沙丘上的繁花陈文童杜莲莲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另一场葬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在冬月的银光下,杨老头的土屋门开了。他弯着腰的头几乎要低过膝盖,手里捧着两样东西,慢慢地挪着步子,将东西放在门前不远的位置,正是陈文童送给他的菜和烟。杨老头来回走了两趟,花了很长时间,才将陈文童送来的东西都放到了门外。杨老头养的那条瘦瘦的黄狗“花子”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保护着他。

放完菜和烟之后,杨老头又慢慢的磨到屋里,来到灶前,揭开他那口小铁锅上,已经黑的不能再黑的破木头锅盖,将一瓶炒菜用的菜籽油都倒进锅里。然后老头又摸到灶门前,坐下往灶里添加柴火,取了些茅草引燃,送进灶门里生起火来。金香镇地区烧饭用的灶台,与北方有些不同,炒菜做饭的锅在前面,而生火的灶洞在后边。

杨老头看着越烧越旺的火苗,喉咙里“吼”地出着气,也许是叹息,也许是悲鸣,也许是悔恨,无人知晓。

一旁的黄狗“花点”看出杨老头有些不寻常。这三更半夜根本不是做饭的时候,杨老头也从来没有这个时候做过饭。“花子”冲着杨老头“汪汪”直叫。杨老头冲他招招手,“花子”乖巧地跑过去,温顺地依偎到杨老头的怀里。杨老头抱着“花点”,抚摸着它的头,嘴里喃喃说道:“走了……走了……要走了……”

听到这话,“花子”立刻挣脱了杨老头的怀抱,跑到一边,冲着杨老头“汪汪”大叫起来。杨老头那早已干枯的眼睛,此时已有一滴泪由眼角流下,渗进他脸那如枯树皮一般的皱纹里。杨老头依旧向“花子”招手,可是“花子”已经明白了杨老头的企图,它试图阻止杨老头这么做,它想改变杨老头的想法。可是无济于事,杨老头本想和“花点”再一次相依在一起,度过这最后的一刻,可是“花子”不能满足他。“花子”的叫声越来越大,在地上急切的打转,可是杨老头完全不理。

渐渐地,锅中的油起了烟,翻转沸腾起来。杨老头从灶洞中取出一根燃的正旺的木棍,磨到灶前,想要往锅里丢。“花子”见此状迅速的窜上前,死死地咬住杨老头的裤脚不放,用力往后拉扯,杨老头险些被“花子”拽倒,幸好他及时扶住了灶台。可惜“花子”是条老土狗,它和杨老头一样瘦,并没有多少力气阻止杨老头。杨老头舞动手里燃着的木棍,奋力抽在“花子”的头上——虽然杨老头并没有多少力气——“花子”的头还是被抽出了血,火焰烧着了它的毛,可是“花子”依旧不肯送口。但由于受了伤,“花子”拉扯的力小了一些。杨老头勉强能站住。无奈,杨老头只得一手拉着灶台,另一只手将火棍丢进了油锅里,沸腾的油锅里窜出一把大火,黑烟“呼”的一声冲向屋顶。杨老头又往前磨了几步,够着灶台上的一把铁瓢,舀起一瓢燃油倒在身上,杨老头瞬时成了火人。燃着的油又溅到“花子”身上,点燃了“花子”。更有一些燃油掉在地上,撒到灶前的柴火堆上,瞬时土屋便浓烟滚滚,着起大火。“花子”被烫的“呜呜”直叫,窜出了土屋,跑进土屋不远的一个有浅水的农田里滚了几滚,扑灭了身上的火,接着又由农田里跑出来,消失在了夜幕中。

满身着火的杨老头,凭着记忆小跑几步,趴到他那还没来得及做油漆的棺材上。只是他刚刚碰到棺材,便一跤跌在地上,再也不能动了。很快土屋便成了一片火海。

陈文童坐在原先他上学时睡的那间卧室里,想着心事。他环视老屋,这里承载着他少年时的全部记忆。正沉侵在往昔回忆中的陈文童,突然被一串急促的狗叫声惊醒。他赶忙起身走出房间,打开大门,来到屋外,见满身泥泞的“花子”正冲着他狂吠。陈文童不明就里,已躺在床上休息的陈寓山,也披上衣服,摸到大门口,问道:“怎么了?”

“不知道。”陈文童回答。等到他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立马意识到出事了。陈文童撒腿就往杨老头的土屋方向跑,边跑边喊道:“杨爷爷家起火了。”而后又掏出手机,打给舅舅:“快来!杨益清家里起火了。”

陈文童飞快地跑在前前面,老黄狗“花子”紧跟在陈文童身后。陈文童赶到土屋时,土屋已经被大火完全吞噬,无法挽救了。等陈文童看到土屋前,地上摆着的,他傍晚时送来的菜和烟,心里便什么都清楚了。这时的他再也无法忍受,掩面痛哭起来。一旁的老狗“花子”冲着陈文童叫了两声,转身就冲进火海里,随它的主人去了。

很快,杨老头土屋的大火,便惊醒了大河村的每一户人家。人们纷纷拿着水桶铁瓢来救火,更多的则是来看热闹。渐渐止住泪水的陈文童向众人挥挥手,示意大家不要救了,由他烧去。众人十分不解,不过想想这火救下来,也没有意义,杨老头必然是活不成。

陈文童便拿起地上的烟,拆开一包点了三根,插在地上,又将傍晚时送来的三碗菜摆整齐。然后对着土屋跪下,磕了三个头。陈文童又向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