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借来02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借来僧袍2

在一个提供知识的大学的旁边,却不能得到知识,他心有不甘。天赐良机,却擦肩而过,他心理不是滋味。不是狐狸葡萄酸的事情,而是鱼和猫的矛盾。俗话说,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即使白天没有时间也不能错过,他跃跃欲试。像站在池塘旁边的捕鱼人,池塘里的鱼很多。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白天没有时间,晚上有时间,上班没有时间,下班之后有时间,工作日没有时间,休息天有时间,这些时间不能白白流失。于是,他去了佛学院。之前,在北京大学旁听的时候,不是去听课,而是找个有空调的地方去睡觉,弥补被耽误的觉。现在,在佛学院听课,不是没有睡醒,而是吃饱睡足之后,在佛学院旁听,不仅没有一点点睡意,而且还有听不够的感觉,不仅仅不觉得枯燥,而且还感到舒坦,尤其是许多和尚一起诵经的声音,让他荡气回肠,像六月天喝了雪水一样。难道真的与佛有缘,他自言自语。

在旁听的人中,没有人认识他,他们不知道他的来历。在听课的人里,有一个熟人,他眼前一亮。老问他有没有火的那个同学也发现了他,那个同学转身,来到他跟前。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颇有他乡遇故知的味道。他问:你在西京大学学什么专业

同学说:经济管理,怎么你想读管理专业啊

张和尚说:我想补点历史知识

同学说:那你去考啊

张和尚说:怎么考啊

同学说:报名啊,考研究生嘛,

张和尚说:我连大学都没上呢。

同学说:那先上大学。

张和尚欲言又止。

教室安静下来,同学各就各位。在教室门口,老师抽完最后一口,掐了,健步入教室,开始上课。不对啊,怎么听不懂啊,他扭脸,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热血沸腾。是不懂,压根不知道。什么硕士博士,真滴不知道,没有听说过,从来没见过。即使工程师三个字也让他无比敬畏。看样子今天走错门了,几天前的旁听,多多少少有点死皮赖脸的味道,不是旁听,而是蹭着听的,像蹭饭一样。也不对啊,怎么回事。得找个明白人问问。他偷偷地溜出教室。

那天晚上,他来到师父房间,扑通跪下,说:我想报考西京大学。

师父问:佛学院本科毕业就已经不错了,你上学的津贴还是我费了吃奶的力才争取到的,上西京大学,能不能考上不说,即使考上,学费谁承担。

张和尚说:学费是一回事,考试是一回事,想考没有错吧,求学没有错吧。

把没有错挂在嘴上的真话和尚不是佛学院旁听生,而是自考生。对于招生考试制度,他半懂不懂,差不多是一张白纸。连成人高考程序都没有走,哪来津贴或者工资照发。这样的安排,已经算照顾。至于能不能顺顺利利拿到文凭,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即使拿到文凭也未必有学历。

事实上,许许多多的自考生都不能坚持到最后。不少人报了班,花了钱,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连一张结业证都没有拿到的不在少数。

师父低头,欲言又止。

他起来,拉椅子坐下,一言不发。像徐庶进曹营。

说服领导,是第一步,报上名是第二步,连他都知道分步骤了。师父还能说什么呢。

遂了夙愿,才谈得上安稳,不然的话,总是牵肠挂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他牵肠挂肚的事情不止一件,他想得太多。

大学就那么回事,佛学院是大学,西京大学也是大学,上那不是上,是不是重点,有标准吗,凭什么啊,是不是人才,有标准吗?

偏偏不消停,已经解决温饱的他就是爱折腾。想进一步挑战自己,完成多年没有完成的上大学的梦想已经不是什么问题,而是问题是终身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历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

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除了遗憾之外,还有怨天尤人的成分,已经不可能再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无法跟他们争。换句话说,已经输在起跑线了。对名落孙山的他来说,自卑感长起来了,像一颗毒瘤,有机会就会在心灵深处发作。报一箭之仇也好,补充知识也罢,总是想着有那么一天能够进大学。之前,所谓的旁听,都是自欺欺人的行为。现在,大学梦总算到头了。至于大学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好,没有见识过。旁听生比人家矮一截,不能坚持到底是事实。至于大学毕业之后又能怎样,没有想过,即使想也是也许而已。之前,在没有当和尚的时候,曾扪心自问过,怎样看待当下的放弃高考的现象?如果有家庭孩子,如果条件允许,即使大学毕业生工资没有农民工高也愿意送孩子上大学。出现万人放弃考大学的事情,是人家的选择。偏执于考大学,是无奈的选择。都不是由衷的选择。可以报考西京大学的话,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选择了这个机会。是明智,还是可笑,谁说得清楚。

师父答应找领导疏通,尽量让他报考成教。

他离开房间。

在成教招办,老师倒是非常热情。

得到寺里同意,他参加成教高考。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只有国家承认,管他成教不成教。是选择成教,还是选择自考,那是明摆着的事情,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

即使是重新读大一也在所不惜,他问: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一脸惊讶的老师说:和尚。和尚考什么,和尚嘛,四大皆空,还考试干吗

张和尚说:四大皆空和学知识没有关系,也没有说四大皆空就不要学知识

跟领导汇报之后,老师说:从来没有碰到过,不过,凡事总有第一个嘛

得到明确答复之后,他离开成教招生办。

那年秋天,他收到通知书。虽然迟到,但是还是来了。

来到西京大学的他觉得这里跟佛学院不一样,区别非常大。至于区别在那里,说不清楚。不是说天下的大学没有两样吗,还是那句话,梨子是不是酸的,只有亲口吃一吃才知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了才知道。从佛门跨进滚滚红尘,久违的感觉倒不必说,融入倒是不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