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骆齐山伊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好人好命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所以对咱们好一些,还不是哥哥手下留情,给他留了一条狗命!”

日光凝道:“也不能这么说,最终他能放咱们一马就说明这人还是有些君子风范的。”

金蝉道:“你这个鬼门堡少主是怎么回事?鬼门堡,怎么叫了这么个怪名字?”

日光凝见金蝉问到鬼门堡,先是沉默了一会,接着幽幽道:“蝉儿,你问的这个问题本来是我家最大最大的秘密……”

金蝉道:“哥哥是说这个秘密不能告诉外人吗?好好好,算我没有问,你不说就是了。”

日光凝道:“蝉儿说的不错,我家这个秘密是不能告知外人的。”

金蝉道:“伊人那个死丫头是外人吗?”

日光凝道:“她不是外人。”

金蝉还要再问,日光凝道:“蝉儿,你不要问了,你也不是外人,你我是生死相依的人,哪个是外人,你都不再是外人了,而且永远都不是外人了。蝉儿,知道我的意思吗?”

金蟾声音颤抖着道:“我知道,哥哥,你我生死相依,永远永远永远……”

日光凝重复道:“永远,永远,永远。”

金蝉也含了泪跟着重复道:“永远,永远,永远。”

日光凝紧搂了一下金蝉的肩膀,语气平缓而深沉的道:“蝉儿,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听。你知道我朝初年发生的靖难之乱吗?”

金蝉点下头:“知道靖难之变。”

“不是靖难之变,是靖难之乱。”日光凝纠正了一下,接着道,“那就从靖难之乱说起吧。我朝太祖皇帝自得江山,为了确保朱明千秋万代江山永固,一方面废丞相设三司加强君权,一方面分封诸王加强皇室力量。太祖皇帝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于是在全国各心腹地带及边塞要地先后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但是,太祖皇帝大批分封藩王的做法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大儒叶伯巨上《奉诏陈言疏》直陈‘当今之事,太过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强干弱枝,遏乱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并断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应该说叶伯巨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可惜太祖皇帝不仅没有醒悟,反而怒斥其离间骨肉,将叶伯巨关进刑部监狱,将他活活饿死。及太祖皇帝驾崩,皇太孙建文皇帝登基。建文皇帝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太祖皇帝的喜爱,太祖皇帝临崩前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同时告诫‘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不许诸王‘入临、会葬’。可是燕王朱棣将太祖遗诏置若罔闻,仍直奔建康亲自入朝,自恃皇叔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见帝不拜。户部侍郎卓敬密奏建文皇帝将燕王徙封至南昌,但被建文皇帝以‘骨肉至亲’婉言拒绝。诸王势力越来越大并越来越桀骜不驯,建文皇帝担心日后难以驾驭便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削藩之议。朝廷要削藩,燕王却借口‘清君侧,靖国难’,悍然起兵反叛朝廷,于是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乱’。”

日光凝讲到这里,歇了一歇,接着道:“要说靖难,太祖皇帝成法中是专门有这么一条的:为了保证朝廷的正常,如果出现奸臣乱政的情况,藩王可以带兵入京勤王,以‘清君侧,靖国难’。燕王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发动了‘靖难之乱’。不过太祖皇帝的成法里面关于靖难还有一条备注,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