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移民官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老站长叶长青的故事4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县城三中是一所新建的中学,只有初中未设高中,仅是一所初级中学。我入学时每个年级只有四个班,1956年第一次招生,我们是第二批新生。那时在校生仅有三百来人,老师只有二十多人,到1958年第三批新生入校,也只有五百多名学生,师生总数不足六百人。那时学生除家在本镇的,外地学生一律住校,我家离学校二十五里路,我也只能住校。学校每天七节课,另加早晚两节自习,周六下午要上完两节课才放假,外地学生可回家,周日全天休息,外地学生要在周日晚自习前到校报到。学校条件比较艰苦,没有电灯,只点气灯,气灯是一种以煤油为燃料,充气后点燃的油灯,很亮,一个四十来人的教室,点两只就可以了。学生宿舍都是通铺,一个大房间住两个班,屋内南北两侧各钉一排木板,木板上面铺上草垫,学生将自备的行李铺在草垫上睡觉。南北两排床铺中间有两米左右的过道。学校的房子大部分是新建的,原来这里有个小四合院作为老师的办公室,教室和学生宿舍都是新建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学校上下课的信号,开始时使用手摇铜铃,后来学校范围扩大,一只铜铃己无济于事,就改成敲钟,名日钟实则是把一小块钢板悬挂起来,用铁锤敲打,声音传得很远。学校有自己的食堂,但是没有餐厅,每排教室前设一两个露天卖饭点,厨工将饭菜分别装到大木桶内,运到教室门前去卖,学生排队买好饭菜教室用餐。学生就餐分别使用饭票和菜票,那时粮食是定量供应,中学生每月三十五斤,理应够吃了。其实不然,主要是缺少副食,蔬菜很少,油蛋肉奇缺,加之学生大多数家庭生活困难,舍不得化钱买菜,很多人从家带一点咸菜下饭,十四五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候,单靠那点粮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很多学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相比之下我们家稍好一点,因为我两个哥哥当时都在大兴安岭林区工作,不时寄点钱来,但我也尽量省吃俭用,从不乱化钱。衣服和鞋帽被褥都是母亲和嫂子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那时有一双普通胶鞋就是高级奢侈品了。记得有一回哥哥给我买了一双胶鞋,全班同学都羡慕到不得了,我自己也为有双胶鞋而沾沾自喜,穿到脚上舒适柔软,不像手工做的布鞋又硬又挤脚。那时中学学费不多,每人每学期四元钱,家庭困难的还可申请少交或者免交,特困家庭还可以另外申请助学金,那时候,一个学生一个月生活费需二三十元,包括伙食费、学杂费和零用钱,一般农户是负担不起的。但是学校好啊,学校不仅不向学生乱收费,反而由国家拨款资助穷人家孩子学。学校功课较多,对学习抓得很紧,管理也很严,尤其住校生,除按时上下课外,还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每天早晨出早操,和部队生活差不多,尤其后来由一名部队转业军官当校长后,管理更严了。所以学校校风很好,好学上进蔚然成风,很少有违规违纪的学生。个别人违犯纪律除受到处分外,也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没有人同情或支持歪风邪气。那时学生年龄普遍偏大,虽是初中生,不少人却有十七、八岁,大的也有二十来岁的,正处在青春期,可那时学校没有人谈情说爱,甚至和异性同学不敢私下接触交谈。”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