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战国征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二章 秦国春祭(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从渭河边回到王城之后,也就开始春祭的下半部份,其实这时的內容,己经和春祭没有什么关系了。而且这一部份的内容是在王城內的宗庙进行,把百姓都隔绝在外,不过秦王政后宫的嫔妃,还有其他的女儿,也都可以参加这里的祭祀。
秦国的宗庙在王城的左侧,占地十分广大,比王宫只略小一点,而且以青灰色调为主,在宗庙大殿位中轴线的位置,其他的建筑也以大殿为中心,向两侧扩展,规模宏大、气氛**。
这时在宗庙里己经布满了秦军的士兵,齐声高唱着【无衣】之曲,在慷慨激昂的歌声中,秦王政带领着自己的后宫嫔妃、宗室、文武官员走进宗庙,进入到宗庙大殿,而宗庙大殿的神台正中,供奉着是天帝的神位,而紧挨着天帝的神位,就是秦人的始祖大业。因为大业的母亲,是上古天帝之一的颛顼帝,因此秦人也有资格自称是天帝之孑,也就是天子,那么秦代周,也就有了合法性。
在大业以下,是大费、大廉、大骆、非孑等历代赢氏的先祖,然后是庄公、襄公、文公、穆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等秦国的历代先王神位,密密的排了有近百个神位。
而在神位前方的祭台上,并排放立着八只近一人高,呈青灰色的八座三足大鼎,鼎形**凝重,而且鼎身上刻满了曰月龙凤山川鸟兽星辰云雷水泽草木等等花纹,雕刻精美、细致,象征着天地万物尽在其中,极居气势,让人不由自由的生出敬畏的感觉来。
这八座三足大鼎就是著名的九鼎,是过去周朝王室代代相传的传国至宝,也是周天子镇慑天下的神器。
传说上古圣王大禹治水有功,天下归心,因此舜帝将天子之位禅让给大禹,而各方诸候进贡各地的铜矿,费千万人之力,才铸造了九座青铜宝鼎,代表天下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献给大禹,像征着诸候们向大禹臣服。
而大禹接任了天孑之位以后,就用这九座青铜宝鼎来装盛九州诸候进贡的贡品,向天帝祭祀,表示他的权力来自天帝,是代表天帝统治人间,并且可以永远受到天帝的庇佑。因此九鼎就成为人间君王的至宝,有了九鼎,君王就可以和天帝沟通感应,并且得到天帝的认可和庇护,国运昌盛,王位永固。
大禹死后,其子夏启就凭借九座青铜宝鼎的神威,改禅让制为传袭制,并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之后,定都于殷后,将九鼎迁移至此,成为商朝的传国之宝。而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周朝又得到了这九座青铜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洛邑的太庙之中,从此以后,九鼎就为周室所有,仍然是做为祭祀用的盛器,诸候向周天子进贡的贡品,按照地域装在九鼎中,向天帝祭献。
而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