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千金谋势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废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胡说!”
  李复书立即叱责善王:“皇后身体好好儿的,昨日还率领诸位妃嫔和命妇们前往桑田亲自主持亲蚕礼,你竟敢诅咒皇后!?”
  善王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高举头顶,高声道:“今日一早桑田传来消息,说皇后昨晚染时疫病重,不能继续主持亲蚕礼。臣所言是真是假,皇上一看便知。”
  众人都知道善王的孙子李寒率领羽林军护送赵学尔和诸位妃嫔、命妇们去了皇家桑田举行亲蚕礼,所以善王能够知道桑田的消息,他们一点也不意外。
  而且正因为李寒是善王亲孙,所以他们更加相信善王所说不假。
  因此善王话音刚落,朝堂上便炸开了锅。
  “什么?皇后竟然得了时疫!?”
  “难道真是因为皇后干政惹怒了上天,所以才受到了上天的责罚?”
  “可不是?听说皇上之前又是给全国各地分等级,又是裁撤了许多地方官员,还搞什么恩荫制度和爵位继承制度的改革,都是皇后提出来的,搞得如今朝中上下乌烟瘴气,这不是瞎胡闹吗?”
  “噢噢,难怪上天都看不过眼,要降时疫责罚皇后了。只可怜了潜州的百姓们,竟然也跟着遭了殃。”
  朝臣们纷纷议论起来,言论对赵学尔十分不利。
  但李复书却没有因此而对赵学尔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因为赵学尔干政,是得到过他的金口应允的。
  而赵学尔提出的治国之策和改革之事,又都是经过他的同意才能施行。
  赵学尔所有的提议都是为国为民,从来没有给她或者给赵家谋取过一丝利益,可以说毫无私心。
  所以李复书根本不认为赵学尔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更遑论上天会因为赵学尔干政而迁怒潜州的百姓了。
  他不但没有因为善王的话而怀疑、怪罪赵学尔,相反,他认为潜州的水患和时疫之事必有内情。
  潜州发生了这么大的灾情,就算官路被淹,没有办法上报朝廷,导致灾情处置不当,发生了时疫。
  但,时疫的传染和蔓延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就算没有专门针对时疫的治疗办法,仍然有许多病患是能够被治好的,甚至有许多人是不药而愈。
  而潜州的这场时疫,不但在五六日之间就死了数千人,而且文德乡的人还死得一个不剩,实在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尽管李复书没有证据,却直觉这其中定有猫腻。
  “够了!”
  李复书高声喝止在下面吵吵嚷嚷的大臣们。
  待大殿之上安静了下来,李复书才铿锵有力地道:“仅凭一块不知道虚实的石碑,就说潜州的水灾和时疫是皇后造成的,简直是无稽之谈!”
  善王听李复书要为赵学尔开脱,赶紧道:“可皇后从未出过京都,却染上了时疫,这就足以说明......”
  “皇后在桑田染了时疫,我都不知道,善王却得到了消息。怎么,李寒眼中是只有善王这个祖父,而没有我这皇帝吗?”
  不等善王说完,李复书便以攻为守,率先责难李寒不忠君。
  善王见状,赶紧辩解道:“京都宵禁,酉正闭城门,寅正方开禁通行。此事关重大,寒儿担心送信之人连来不及在上朝之前把消息报给皇上,这才让臣代劳转交。”
  “哦?”
  李复书冷笑道:“潜州刺史霍海也是担心来不及向我报讯,所以才让善王转交?”
  善王凄怆地道:“皇上!难道您还不明白吗?霍海不过区区一个刺史,怎敢与皇后为敌?可他又不愿意再看到皇后为祸南唐江山,这才给臣报信,希望臣能够在朝堂之上当中提出来,以引起皇上和众位朝臣们的重视和警惕啊!皇后违背天道,后宫干政,竟致潜州水患成灾,时疫肆虐,病死数千人,实在祸国殃民。还请皇上下令废黜皇后,以还天道民愿!”
  善王说得太激动,竟然喘不过气,咳嗽了起来。
  他是亲王之尊,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且他又老病成这样,多年不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