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虚世梦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8章 天界物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柯伊伯内太空探险分局座落在柯伊伯带东部内侧,是一个悬浮天体较疏的区域。这是一座用较大的空间站构成的庞大的太空站。

  因何伊伯人的生存环境与地球人截然不同,是在失重环境下生活,所以其空间站构造特色也与地球人不同。

  地球人的建筑,因受重力因素限制,大都平面态,也就是横长竖短式建筑。柯伊伯人的建筑则不同,他们所住的飞船与太空宫,大都是球形建筑。

  只有内太空飞船与空间站则因克服星球引力而做成偏平或碟形。但这不是绝对的。碟形的,仅仅为了接近星球时通过高速旋转来保持舱内失重状态而考虑的。

  并不是地球人想象的那样,是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按理,在大气层种,碟形构造的在流体力学的角度而言,不如流线形圆锥状。

  一般来说,刚体的旋转,其周长上的点的移动速度远比中心近处的移动速度快。

  但太阳系内的物体的空间分布并不遵循刚体旋转规律,柯伊伯带如同鸡蛋里的蛋清,虽受太阳引力作用,但却不象太阳周围的行星那样快速绕太阳运行,而是缓慢地改变其位置。

  这样,对于柯伊伯人而言,那些极小的石块大都是些悬浮着的天体。当然,有些天体因通过太阳周边时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获得极高的速度,有的轨道甚至跳到柯伊伯带附近,成为长周期彗星或小行星。

  不过,相对而言,柯伊伯带内的天体则是相对稳定而缓慢移动着的天体。对柯伊伯人而言,它们与地球人在北极圈移到的浮动中的冰山差不多。

  不同之处只不过是柯伊伯带的这些石块,是飘浮在空间中,而不是漂浮在海面上。

  有些小石块,如偏心率大的行星沿其接近柯伊伯带的轨道上通过时受扰动而有可能脱离柯伊伯带的引力作用而跌入太阳引力作用较强的“空洞”区域而成了绕太阳运行的石头,也就是有绕日轨道的小行星。

  因这些小行星就象高处脱落的物体一样,迅速冲向太阳,所以,它们的轨道往往是从离太阳很近的地方跳到柯伊伯带上。

  成了内太空与外太空间穿行的使者。不过,它们的绕日周期较长,挨近柯伊伯带后因太阳与柯伊伯带的相互作用下,它们的运行速度变得很缓慢,因而,柯伊伯人也并不指望“乘”它们访问太阳。

  路易斯的飞船飞行数月后达到柯伊伯带东部内侧的内太空探险分局,受到分局领导与职员的热烈欢迎。

  诸位地球人,请你们不要把柯伊伯人的聚会与迎送仪式看成是众多的人站在一大会议室或客厅,有一小部分人坐在台上的桌子前,大部分站着或坐在台下的场面,因为你们的这种想象是平面想象。

  柯伊伯带人是失重条件下生活着的人,他们的迎送会与地球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分局会议大厅是一个庞大的球形中空的太空站。

  人们是围着分局领导与路易斯他们漂浮在其上下左右观看与交谈的一种礼仪性场合。一般只有重大活动时再举行。通常情况下都是戴着可视眼镜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