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唐挽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挽歌 第27章 下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p>听罢小杨这番推心置腹的话,王友信沉默了片刻,然后猛灌了一杯酒说道:”杨兄弟此话,我深以为然。”又回头对他的弟弟道:”有礼,你可能感受不到,因为那时还没有你。当年我才四五岁,阿爹和娘亲为了活下去,带着我出川谋生。其中所受的苦难和欺凌,那真是一言难尽。娘亲为什么早早离去,也是这个原因。今年以来,长安城难民日渐增多。看到那惨状,我就想起阿爹担着破烂,娘亲拉着我四处流浪的惨状。我想起自已的经历,就想救他们,但流民越来越多,我救不胜救。我不知道根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p>
<p>王友礼呆了一下,说道:”是啊,我在神策军这几年,里面的同仁绝大多数是富家官员子弟,拿着比一般士兵高三倍的薪水,却干着丧尽天良的事情。许多人和地痞流氓勾结在一起,强抢流民子女,姣好的女子要么卖往妓院为妓,要么抢回家去做妾,男的则卖身为奴。若不听从则活活打死。但只要有孝敬给,上官就不理不问。前段时间我去田公公家里轮值,他家里美妾都有几十个,一个太监要这么多女人有什么用啊,一问全是下面的将士强抢的民女孝敬给他的。那后院的几十仓粮食都堆得腐烂了,也不愿意发给流民吃。我听一个朋友说他们每天早上光用板车拉出城的尸体都有好几十车,这些大都是活活的饿死的。”</p>
<p>杨无病听完他的话苦笑道:”你们看到的都是现象,并没有看到本质,如果没有这种制度,怎么会出现如此的惨状。黄巢为什么短短时间会拥众百万,为什么会得到这些人的拥护,因为大家也是活不下去的啊,造反找死,不造反等死,都是一死,还不若一拼,如果成功了呢?即使不成功,好歹还能吃几顿饱饭,不做饿死之鬼。”</p>
<p>王友信说道:”杨兄弟,你比我们明白得太多,我们就听你的,希望老百姓今后都能过上太平一点的日子。”</p>
<p>王有礼也附和道:&quot;是啊,想我大唐当初国富民强,万邦来朝,何等气势,而如今怎么会混成这个惨状呢?”</p>
<p>小杨连忙安慰道:&quot;只要大家齐心,我相信这种惨状会过去的。不说为天下黎民,就是为我们自己身边的家人,我们也得做一些什么了。”两兄弟深以为然,通过这一顿酒,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距离也越来越近了。</p>
<p>在他们饮酒的同时,前宰相崔慎的书房里面也同样坐着几个人在谈论中。其中有崔慎,崔安全,崔锦瑟,以及崔慎的嫡子崔世安。</p>
<p>只听崔世安说道:”阿爹,叔父。据世友从神策军带来的消息,前一段时间田令孜那厮已派人和他兄长陈敬瑄联系了。我估计他定会建议圣上,象当年玄宗皇帝一样前往西川避难。&quot;</p>
<p>顿了一顿他又说道:&quot;叔父让我注意从西川来的小杨先生,管家崔忠上午向我汇报,这段时间小杨先生和王家两兄弟,前往匠作监招募了大批工匠前往西川,同时还把在长安的所有家产处理完了。如今王氏家族几乎所有的人跟着过去了,长安城只剩王氏兄弟和杨无病。 ”</p>
<p>崔安潜父女对视一眼,很是震惊。崔安全潜叹道:”此子果非非池中之物啊。西川时,老孟曾向我说过,此子武功深不可测,远在他之上。曾经在龙泉后山和南诏国的响铃公主对决一场,几乎平手。据我所知,响铃公主可是南诏第一高手,国师阁罗的外甥女,功夫几乎可以排进前五。而且南诏仿佛对他有网络之意。老孟本对朝廷心灰意冷,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老孟就投奔了他。”</p>
<p>锦瑟问道:”引起朝廷和内廷的注意吧?”</p>
<p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