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夏子衿朱慈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山雨欲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南京皇城武华殿西暖阁。

这西暖阁是弘光帝经常待的地方。暖阁北面是一张醒目的金丝楠木座椅,椅上铺着织有松鹤的金黄蜀锦软垫,座椅后面是紫檀嵌宝石和珐琅巨幅屏风,前面是紫檀雕龙案几,几上右侧置有哥窑白瓷花囊,里面插着十数支黄灿灿的丝制佛手。中间是景德镇青花果盘,里面盛有各色果品,犹自新鲜欲滴。几案下铺就蚕丝和金银丝线织就的金黄暗纹地毯。靠墙是黄花梨香案,上有碧绿的青铜麒麟香炉,里面的袅袅青烟尚未散尽,还遗有淡淡余香。香案两旁分别放着三四尺高的琉璃大鼎,色彩斑斓。西边靠墙是同样金丝楠木雕的格子架,上面置有玛瑙盘、翡翠盏、琉璃瓶、青瓷碟等饰物。靠西边是碧纱橱,后设有香楠卧榻,上面铺着五色锦衾,悬着洁白的绣花丝帐。暖格外的回廊上吊着大小鸟笼,中有各色禽鸟,此时还在啾啾鸣叫。暖阁外的露台对面就设有小戏台,弘光帝喜欢听曲,因此常常不分白昼黑夜在此饮酒作乐,加之戏台西侧就是一个大花园,亭台楼榭、花柳鱼池,仙藤异草,令人赏心悦目,最宜放松身心。因此,除了上朝,弘光就几乎整日待在此处。也难怪这里陈设如此华丽了。

此时,弘光帝正在露台上懒洋洋地斜倚着软椅,饶有兴味地赏戏。他一只手支着太阳穴,一只手在自己大腿上轻轻拍打,微闭着双目,沉醉地地跟着台上婀娜多姿的女子轻轻地哼唱着一支曲子:“……柳丝绾不尽东风怨,兰露如啼眼。青青燕尾帘……俏步曲江烟,着落红一阵阵把春光饯……”

弘光帝正自我陶醉,一个大臣在太监带领下走了进来。此人身材不高,一张圆脸红润发光,眉毛浓黑异常,尾端凌乱,隐隐有戾气,眼神精明强悍。正是权臣马士英。

马士英为贵州贵阳人,祖籍淮南仪征,万历己未年中进士,崇祯时为凤阳总督。北京失陷后,马士英等人拥立朱由崧做了皇帝,成为策立勋臣,现为朝中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权倾朝野,正是夏完淳等人经常提到的奸党之首。

他此时静静听完弘光帝哼唱完一曲,方趋向前来,小声地道:“皇上,好雅兴啊。”

弘光帝听到马士英的声音,一下仿佛从梦中惊醒,看了一眼来到面前的马士英,兴致不减地招呼道:“马爱卿,来得正好。阮卿的这出《燕子笺》,真是妙啊,意趣无穷。来来来,快与朕同赏!”还未等马士英坐下,弘光帝又立即对旁边宫女说道:“赐酒。”

马士英没有坐下,他缓步走近弘光帝,放低声音道:“臣今夜恐怕要扰皇上的兴致了。”

弘光帝一听,大为扫兴,他极不情愿地道:“有事明天再奏,朕今日乏了。”

马士英小心地道:“皇上,此事还非现在说不可。只怕再晚一刻就出大事了。”

弘光帝闻言,脸上显出一丝不耐烦的颜色来。自他即位以来,以马士英为首的一派和以史可法为首的两派间就攻讧不断,几乎每天上朝都相互弹劾,针锋相对,在朝廷上互相对骂也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辍朝后有时也不得清净,时常有人寻机来奏报,意图在第二日上朝时取得先机。

长久以来,弘光也被两派的斗争弄得焦头烂额,但他哪边都不能得罪。

此时他以为马士英又来是要弹劾某人的不是,尽管心中不悦,但他却实在不太敢得罪眼前这位马士英。自四年前洛阳被李自成攻下,他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被农民军处死,福王府被烧,他就四处流落,数次差点在兵燹中死于非命。紫禁城陷落之时,他正寓居淮安,寄人篱下,境况凄凉。谁知却天降大运,他稀里糊涂被拥立登基,成了皇帝。正是马士英力排众议,巧用机谋,才扶持他顺利登上皇帝宝座。

他并不傻,他当然知道马士英扶持他自然也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但马士英作为策立元勋,却是不争的事实。他心中怀有感激,而且他知道朝中很多大臣当时并不赞成自己即位,只有手握重权、老谋深算的的马士英才能保住他的皇位。

他从小过惯了花天酒地、纵情享乐的生活,根本就胸无大志、更别说治国才能。因此,很多时候,尽管他心里清楚,马士英很大程度上已经在操纵朝廷,肆意妄为,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保住皇位,自己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他已经心满意足。

因此此时尽管被马士英扰了雅兴,他心中不快,却也不好勉强表露出来,只是有些不情愿地问道:“爱卿到底何事?”

马士英已经看出来弘光帝勉强掩饰着的不耐烦,但他知道,自己的话只要一出口,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