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夏子衿朱慈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章 江南识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七月,江南。

在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郊外五里处,有一处茶铺,生意格外兴隆。过往行人都喜欢在这里稍歇片刻,喝碗茶再赶路。此时正是七月天,暑气正盛,行脚赶路之人见到这茶铺就如沙漠中见甘泉,自然要迫不及待停下畅饮一番,因此,茶铺可谓热闹非凡。喝茶的三五人坐在一起,要么天南海北地神侃,要么相互打听、议论些当下的奇闻异事,时间倒也好消遣,因此,远近的人都知道这茶铺,也乐意把它当作一个不错的歇脚之地。

这一天,日头仿佛格外毒辣,在太阳底下仿佛人都要被晒化似的,茶铺的生意自然非比寻常地好,坐满了来往行人。众人喝着茶,你言我语,好不喧哗热闹。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已经在茶铺前踯躅很久。

他衣裳破旧,甚至有些褴褛,但还比较干净。他看来似乎经历了长时间的奔波辗转,显得神色疲惫,风尘仆仆。此时他显然已经渴坏了,站在凉棚外,看着茶铺里的人畅快地大碗饮茶,不自觉地一次次舔舐自己干裂的嘴唇。可他摸摸身上,早已身无分文,因此,犹豫良久,始终未敢迈进茶铺。

这少年正是从北京南下的朱慈烺。两个多月来,他颠沛流离,一路南下,其间不小心从一个山坡滚下,摔伤了腿,又将息了将近一月才好转。途中他听闻南京已经在三月前立了朝廷,登基的天子是原来分封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按照辈分他应该称为伯父。知悉这一消息后他异常振奋,虽然先前在宫中他也听闻福王耽于享乐,好侈靡,但此时于动乱中即位,也可谓受命于危难。因此,他心里相信新皇一定能振作精神,励精图治,复兴明朝。他满怀着激动迫切的心情一路南下,想尽快到南京与自己的皇伯伯骨肉相认,从而为父皇母后早日报仇,也为国家效力。

历经千辛万苦,如今他终于到了南京境内。由于心中激动振奋,他星夜兼程,风餐露宿,只不过在实在疲累的时候休息片刻。但此时经过这茶铺,又累又渴的他再也走不动了。但此时身上银钱已经用尽,身无分文,未敢迈步进去。犹豫过了半晌,他实在忍不住极度的干渴,只有硬着头皮走到茶铺掌柜身前,面带惭色地低声道:“掌柜的,我想……讨碗水喝。”

那茶铺掌柜其实早已看到了朱慈烺,见他半天不敢进来,料想他身上没钱,于是始终懒得搭理他。此时见他开口,一脸窘迫来讨水,掌柜却根本没有想做好人的打算,因此他面无表情,装糊涂道:“我们这儿就是专门供应茶水的,不必客气,一文钱管喝够。”

朱慈烺嗫嚅道:“老板,让您见笑,在下身上银钱已经用尽,只想向您讨碗水喝,白水就行。”

掌柜一脸冷漠,讥讽地道:“讨水喝?客官您别拿我开玩笑,我们本来就是卖水的,如果人人都来讨水喝,我们这生意怎么做?”

掌柜嗓门很大,此时不少人都听见了他的话,都朝这边望过来,朱慈烺虽然数月来流落民间,也受过白眼冷遇,但毕竟出身皇室,何曾人前低头,在卖茶水的地方张口讨水喝本来就难以启齿,现在又在大庭广众下受到老板抢白,更加觉得难堪,一张脸不禁涨得通红。他见老板丝毫不通人情,知道多说也无益,还闹得自己难堪,于是不再说话,默默转身就走。

那老板不够厚道,见他转身欲走还幸灾乐祸地加了一句:“往前半里地就有条河,你可以去喝那不要钱的河水!”

坐在老板身后的一个中年男子早已注目这少年许久,此时,他站起身来,对着刚刚离开的朱慈烺背影叫道:“这位兄弟,请留步。在下请你喝茶!”

方才老板和朱慈烺的对话众人已经听了去,中年男子此语一出,立刻引得众人瞩目。大家见有人管闲事,自然又兴奋起来。朱慈烺听见叫唤也转过身来,他看见掌柜的身后站着一人,一身青色长衫,仪表堂堂,正对自己含笑点头。他怕听错了,正犹疑着那人是不是叫自己,就看见那人上前两步,对自己做了个请的手势:“兄弟,如果不嫌弃,过来一起喝口茶!”

朱慈烺见他果然是叫自己,还彬彬有礼,不禁面露喜色,连忙上前抱拳道:“多谢这位仁兄!”

“不必客气,来!”那人回头又对掌柜说,“掌柜,上壶好茶!”

“是是是!”掌柜的见状再不敢怠慢,满脸堆笑连忙去准备茶水。

朱慈烺走近前,这才看见还有三人坐在桌前,见他过来,都含笑点头。其中一个二十四五岁的青年,见朱慈烺走到桌前,便友善地起身让开,自己到另一条长凳上与另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同伴同坐。

“坐吧,兄弟,别客气。”招呼朱慈烺的男子指着空出来的长凳道。

朱慈烺称谢后,有些局促地坐下了。那招呼他的人也在他另一侧与另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同坐。此时茶铺又恢复了喧闹的局面,大家转瞬就忘了此事。

此时,茶铺的伙计已经麻利地提来了滚热的开水和茶叶,殷勤地给五人沏上。

“伙计,再拿些你们这里的茶点过来。”男子吩咐道。

伙计陪笑道:“好的,客官。小的这就去拿。”

朱慈烺有些不安地道:“素昧平生,让仁兄破费了!”

“哎,兄弟休要客气,这些茶水又不值几个钱,能因此识得一位朋友,那才是我等的荣幸!”

“多谢!”朱慈烺流落民间一些时日,已经粗粗懂得人情世故,他抱拳道,“但不知仁兄尊姓大名,在座各位又如何称呼?”

“敝姓汪,名汪庆,你若不嫌弃,叫我一声汪大哥就行。”男子爽朗地道。

“汪大哥,在下尹明。”朱慈烺想到自己身份不能随意透露,于是灵机一动,用“隐姓埋名”之意取了这个名字。他说完,对着其余在座三人逐一拱手致意。

“尹兄弟,我给你介绍。”汪庆指着那二十四五岁、身材颀长的青年男子道,“这是秦枫秦兄弟,应该比你年长,你也可以叫秦大哥,这是牛迅牛大哥,这位是邝智勇邝大哥。”另外两人一个四十三四岁,乃是一虬须大汉,另一人三十六七岁,样子清瘦,看起来精明干练。朱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