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兵荒马乱来种田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4章 家当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只有靠里头墙边一只大大的木头箱子,里面堆放着不多的粮食和钱物。

  这么点破家当,全部由她阿娘柳氏经管,也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怪一家人都这么黄皮寡瘦的,没有一点好气色。

  按照柳大的记忆,目前他们全家耕田六十来亩,但实际上来说,大靖朝的一亩地不可能是现代社会的一公亩土地,比那个面积应该远小很多。

  不过这倒不重要了,因为且不管它究竟有多大的面积吧,反正就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已,该缴纳的税收都是按照法律规定的固有数量来征收的。

  也就是说,不管他们全家一年到头,种还是不种地,或者哪怕只种出了一亩地。

  身为农户,到了秋收的时节,他们家都必须缴纳按六十亩土地计的公粮,也就是六十斗的粮食,这就叫课税。

  这六十亩地同样也是以柳大一人四十亩地,柳氏一人二十亩地来计算的。

  到任何时代,种地的农民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好手。

  在这个商品流通还不甚繁荣的社会里,除非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农人们会拿出来售卖的粮食更是少数。

  通常在秋收缴纳税赋之后,农家仅只留下一小部分粮食,以应对日常的必须消耗。

  尤其是在丰收年景,大部分的农获,都会被他们未雨绸缪地囤积下来,藏在房前屋后的地窖或者僻静阴凉的山洞里,以备荒年。

  可是,在之前的数年中,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了土地的收益,导致柳大家如今没有一点老本可吃。

  大靖朝的物产丰富,但白芸里这个小地方土地比较一般,虽不到瘠薄的程度,也远远谈不上膏腴之地。

  他们这里常种的粮食还是粟黍菽麦①几种古老的作物,产量本身就不高。而她家土地上的庄稼,按照今年到这时候的长势来看,也不会是一个大丰之年。

  以柳大之前的估计,一亩地的收益最多能达到平常的三分之二。

  她家的六十亩田地中,山脚的平地里有五亩左右的黍,也就是一种稍有黏性的黄米。

  这种粮食脱壳后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