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秦国做武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国策(五)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自古变法,都是新的势力登台,旧的既得利益者会被淘汰,天下万法,不外如此。

  商鞅变法,最主要两点是土地改革和功勋制度,土地改革,正是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一大跨越,但这直接损伤的旧贵族的利益,而这功勋制度,让秦国产生了许多新的贵族,对旧贵族也大为不利。

  如此一来,旧贵族的利益被极大的伤害,在秦孝公死后,新君即位,政事不稳,旧贵族们想趁机推翻变法,他们联合起来,最终逼死了商鞅。

  楚国的吴起变法,只是到了一半,就再也进行不下去,被旧贵族给彻底推翻了。

  至于赢荡的国策,不管是这三阳制敌长廊,还是国务府,都未曾伤害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冯章和向寿本是一脉,是楚国的贵族,至于司马错,来自魏国大梁,他们是这一场变法的受益者,唯一损伤的,就只有甘茂和樗里疾的权势而已,但这国务府,还是以左右相为尊,尤其是樗里疾,更是未动分毫,对此,他们也没多少反对的理由。

  可这御史台的设立就不一样了。

  臣子们都看的明白,御史台名为监察天下百官,其实要想监察的,还不就是秦国的中高层贵族们,大王此举,这是要进一步将大权抓在手中了。

  更甚者,御史台不单单有监察之权,更有问责之权,御史台设大牢,设审查,这威力,谁都不能小觑了。

  嬴荡知道,要想做成此事,遇到的最大阻力,必然是来自樗里疾。

  司马错,向寿和甘茂,这三个人虽然不和,可他们两个楚人,一个魏人,相比樗里疾,在秦国的根基不深,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用自己的能力博取来的。

  他们也代表不了秦国中高层贵族们的利益,甚至这个御史台的设立,对他们不仅没有坏处,而且还有好处。

  从张仪入秦为相时,樗里疾就已经是右相,这么多年过去,秦国的左相前前后后换了三个,但唯独这个樗里疾,却一直都在。

  因为樗里疾乃是惠文王的兄弟,秦国的王族,他是秦国朝堂之中,秦国所有贵族势力的掌舵人,嬴壮虽为左庶长,但他年少,在贵族们心中要认的,还是他樗里疾。

  遥想当初,商鞅因太子之罪,割掉了孝公的哥哥、公子虔的鼻子,单说地位,当年的这公子虔,似乎就是今日的樗里疾。

  嬴荡此举,不仅是在约束贵族们,更让贵族们会觉得,这股风一旦吹起来,他们会回到当年被变法支配的恐惧,当年被杀掉的贵族,鲜血都能染红河流了,所以他们肯定会极力反对。

  还有,嬴壮能有不臣之心,其一,是嬴荡性格暴虐,臣子们对他是又怕又恶,所以大多都去支持了嬴壮,现如今的情况,是嬴壮甘茂这些人勾结在一起,想要逼死秦王,所以这甘茂就会是第二个反

(本章未完,请翻页)